相关热门新闻
请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作者:刘奇洪 2022-11-21 13:00
南通市在《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中被赋予了多项功能。但哪一项具有全球竞争优势,能够发挥国际影响力?南通又似乎没有明确答案。对南通而言,与其广撒网,不如聚焦一点,重构专业竞争优势,方能建成专业性全球城市。
刘奇洪/文 以专业性全球城市为目标,要在专业领域发挥国际影响力的南通,在《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中被赋予了多项功能:“江苏开放门户和畅联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层次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标杆城市、富有江海特色的海洋中心城市、彰显生态之美的低碳花园城市、宜居宜业幸福城市”。这一城市目标定位把中国当前所有城市追求的功能几乎一网打尽,但哪一项具有全球竞争优势,能够发挥国际影响力?南通又似乎没有明确答案。对南通而言,与其广撒网,不如聚焦一点,重构专业竞争优势,方能建成专业性全球城市。
沧海桑田
在南通陆地演变过程中,古长江入海口有过四个较大的古沙洲,分别为扶海洲(如东)、胡豆洲(崇川)、南布洲(通州)、东布洲(海门-启东)。唐朝时,实现了扶海洲与大陆合并、胡豆洲与南布洲合并;南宋至晚晴(1128-1855年),黄河从苏北入海,黄河挟带泥沙大量输送到黄海,南通成陆加快;清朝,胡豆洲—南布洲、东布洲完成了与大陆全部合并,最终形成了当代南通的基本陆地轮廓。
图1:南通陆地形成过程
在千年的南通成陆过程中,南通社会经济发展也构成了一部波澜壮阔的沧海桑田演变史。六朝时期,有“万里长江第一山”的狼山矗立于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并在潮汐和沿岸流顶托作用下,形成了海中之洲——胡豆洲。唐初,讨檄武则天主将、大名鼎鼎的“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曾流落到海中之洲胡豆洲;唐末,胡豆洲与如皋实现陆地相连。五代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开始在胡豆洲建城,显德五年(958年)城池建成,始称通州,南通才正式有了行政建制。
伴随南通海岸线不断东进和长江入海口不断东移,南通沿海地带经历了古代的渔盐之利、近代的垦荒植棉,现在成了临港产业发展带、风电产业发展带,长江滨江湿地与临港产业园交相辉映,也成了南通经济最为发达地带。
江尾海头
站在高空俯瞰,南通就像一个被大海和大江环绕的半岛,且江岸和海岸几乎等长(江岸226公里、海岸210公里),南通也因此有了地处“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交汇说法。南通发展以滨江城市起步,1984年南通被列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
南通地处江尾海头,一方面具有江海联运条件,南通港既可以停泊海轮,又可以停靠江轮,有着与上海同样优越的自然条件。与上海相比,南通的不同之处在于,拥有更大的空间和生长更快的陆地。南通与上海一江之隔,尤其与上海临港新片区隔水相望,最有可能把上海因空间限制无法摆放的项目放在南通,实现南通“北上海”的目标。
中国沿海城市分为江尾海头城市和滨海港口城市两种,在1984年开放的中国14个沿海城市中,江尾海头城市(天津、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和滨海港口城市(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湛江、北海)各占一半。
天津、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等江尾海头城市,都是从内陆河港起步,例如,天津的近代工业从海河边的三条石(三岔口)起步,上海近代工业分布于苏州河(吴淞江)两岸,宁波商帮从三江口发家,广州十三行分布于荔湾珠江西关码头,但最后都朝海的方向发展,天津的发展重点在滨海新区、上海发展重点在临港新片区、宁波发展重点在前湾新区(杭州湾新区)、广州发展重点在南沙新区。
南通是1984年沿海开放14个城市中,主城区离海最远,且又向海发展最为迟缓的城市。南通要承接上海产业和主要功能,也应与上海在长江口南北两岸协同朝“海的方向”发展中完成沪通一体化,真正成为“北上海”。
“中国近代第一城”
南通在近代发展中刻上了张謇的烙印。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晚清恩科状元(1894年)张謇以“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为理念,兴实业、办教育、建城镇、做公益,在南通开创十多个“中国第一”,使南通成了社会各界公认的“中国近代第一城”,至今,张謇留下的物质遗产(产业、学校、医院、图书馆、博物馆)与精神遗产(企业家实业报国精神、教育报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还在激励南通。
张謇通过规划建设南通“一城三镇”,布局项目,并自成体系。南通主城区以行政、居住、商业、金融、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为主要功能,围绕濠河布局了市民游玩公园、图书馆、博物苑、医院、学校。唐闸镇重点发展实业,布局了大生系工厂:一是距离南通主城区不远(8公里),员工可享主城生活服务之便利;二是处通扬运河与通吕运河交汇附近,便于苏北各地棉花通过两大运河运至厂区;三是靠近通吕运河入江口,便于出厂棉纱运至上海及苏南。位于通吕运河入江处的天生港镇,主要布局港口作业区和临港工业。狼山镇主要发展旅游观光业。
图2:张謇在南通开创的“中国第一”
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南通是一座充满理想主义的城市,城市、实业、教育一直是南通不变的“三宝”。《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定位的南通,也试图通过建设“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层次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标杆城市、富有江海特色的海洋中心城市、彰显生态之美的低碳花园城市、宜居宜业幸福城市”,把南通打造成“江苏开放门户和畅联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但是,现实的南通存在较大的理想与现实落差。
(一)盛极而衰的建筑业
南通人拼劲全国有名,南通两大传统主业建筑与纺织,把男女擅长的职业传承发挥到了极致。在擅长的专业领域精益求精、精耕细作,是南通建筑和纺织做大的根本原因,但一味的“低头干活”也限制了南通建筑和纺织两大传统产业健康发展。
南通大部分地区只有千年成陆历史,在围海造田的过程中,围海土建和定居房建构成了两大主要建筑工程,建筑也成了南通非农产业中最大产业。民国代表建筑南京中山陵、广州中山纪念堂等无不留下了南通启东人陶桂林创办的陶馥记营造厂业绩,当代建筑工程人民大会堂、大庆油田、南京长江大桥等留下了南通建筑工人身影。南通与上海、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隔江区位,使日益增长的上海大都市圈建筑市场成为南通触手可及的市场,除了少量上海和苏锡常本地建筑企业、中央建筑企业外,上海大都市圈成了南通建筑企业的主场;另外,南通建筑业快速发展,还带动了南通与建筑业相关产业发展,如电动建筑工具、涂料、家居市场等。2021年,南通拥有特级资质建筑企业24家、累计获得中国建筑工程质量奖鲁班奖126个、建筑业总产值10568.7亿元(数据来源:《2021年南通统计公报》)。
南通建筑业主要从事房屋建设,在房地产开发领域相当于代工生产,属于房屋建设合同中的乙方,不掌握市场主动权。在房产作为投资品时代,拥有特级资质的南通建筑企业,除了中南建设集团外,极少向房地产业甲方拓展,在产业链中甘于获得少量的生产利润,而无法获得高额的商业利润和金融利润,这既是南通建筑业的一大特点,也是南通建筑业内卷的主要表现;在房产回归“住”的功能时,激进开发商的资金链断裂则不可避免传递到了建筑商,开发商打个喷嚏,南通建筑商就感冒,而问题的关键在于,作为南通最大产业的建筑业,建筑商背后是无数的项目公司、建筑工程队和材料供应商、设备租赁商,受开发商欠账连累,资金无法正常周转,有的南通建筑企业铤而走险,寻求高利贷融资,最后债务越滚越大,导致南通建筑业整体“滑铁卢式”大败局。
南通如何对建筑业“满地鸡毛”结局进行收场,目前还没有现成答案。在全球经济下滑和房地产业“雪崩”的背景下,也许只有时间才能慢慢通过刮骨疗伤方法,彻底治愈南通建筑业积累已久的顽疾。
(二)大而不强的传统制造业
南通与上海、苏南形式上只是隔了几公里宽的长江,通过跨江大桥建设,距离已不是问题,但南通与苏锡常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依然很大。建筑业是人口输出行业,制造业是人口流入行业,长期以来,南通建筑业发展快于制造业,导致南通人口流出大于流入;近年,随着跨江通道建设,南通制造业发展快速发展,南通流入人口开始增加,但制造业发展仍然存在较大弊端。
纺织业是南通传统制造业中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行业,崇川、海门、通州、海安等地都是纺织业为主的区域,其中,海门叠石桥家纺市场是中国最大的家纺市场,但南通没有叫得响的百亿级、千亿级纺织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江苏在全国叫得响的纺织业头部企业(恒力、盛虹、海澜、江苏阳光、三房巷、红豆、波司登、华芳等)几乎全部在苏锡常,南通在家纺行业叫得响的企业,如罗莱家纺,虽有品牌优势,但没有规模优势,且企业总部迁到了上海。
船舶业属于南通既有规模又有竞争优势的行业,船舶业主要优势在于南通拥有适宜造船的长江岸线,而长江对岸就是能够提供造船用宽厚板的宝武集团和沙钢集团。南通优越的造船条件,既吸引了外来造船资本,如中远川崎船舶、中远船务工程等,也吸引了本地民营资本进入造船业,如位于如皋江边的本土企业熔盛重工集团曾为中国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造船业易受全球经济影响,常规的运输货轮需求周期波动显著,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特种船、专用船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但需要专门的研究机构和高水平专业人才,南通因科技力量薄弱,还难以支撑特种船、专用船发展。总之,南通造船产业有量的优势,但还没有形成真正质的优势。
(三)“集而不群”的新兴产业
南通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表现出与传统产业不一样的特点,就是有企业没产业,也就是说,新兴产业大多“集而不群”。一方面,在光纤通信、太阳能光伏、芯片等领域,南通不乏本土的行业头部企业,但没有形成颇具规模的产业集群;另一方面,海安、如东、如皋、启东通过招商引资,聚集了一批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领域企业,但横向没有集群、纵向没有成链。总部位于南通城区(崇川)的通富微电公司在芯片测封领域中位居全球行业前列,总部位于如东的中天科技公司在深海光缆、深海电缆中第一个进入美国市场,总部位于启东的林洋能源公司在智能电网、新能源、储能领域等位居全国行业前列,但这些企业都没有形成产业集群,企业研发机构放在了上海、苏南、粤港澳大湾区等地,企业客户分布全国、全球。
(四)南通暂不具备成为“江苏开放门户”条件
在1984年国家批准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只有南通严格意义上讲,还不是沿海港口城市,因为南通港目前还没有海港作业区。《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把南通定位为“江苏开放门户和畅联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显然在港口建设方面基于海港的基础。2021年南通港货物吞吐量3.08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02.7万标箱,从现有港口生产数据看,南通不足以成为“江苏开放门户”。要成为“江苏开放门户”,南通主要取决于通州湾的开发以及通州湾能否真正成为江苏门户港。
要成为门户港,一方面,通州湾港与江苏沿江港口要差异化发展,要有能够停泊远洋洲际航线的集装箱泊位,解决江苏沿江城市远洋洲际航线集装箱泊位缺乏问题,也就是通州湾港口必须要有30万吨深水泊位条件;另一方面,通州湾港口必须有到江苏沿江城市的快速通道,目前沿江城市集装箱货源每年有超过2000万标箱在长江以南,必须有高速公路、水路、铁路三种快捷交通方式连接通州湾与苏南城市。
(五)通州湾离滨海新城发展目标差距甚远
通过行政区调整,南通市区已由崇川、通州、海门三区组成,真正在地理空间上成为了一座通江达海城市,南通具备了建设“富有江海特色的海洋中心城市”外部条件,但要由滨江城市变成真正的江海城市,形成滨江城市与滨海城市并列的“双子座”城市,凸显“海”的特色,彰显生态之美的低碳花园城市,需要对通州湾开发进行重新定位、重新规划。
淤泥质海岸由淤泥和粉砂组成,岸线变化频繁,承载力有限,一般不适宜城市建设,因此,一般淤泥质海岸大多用作湿地、盐场、农耕、水产养殖。淤泥质海岸开发程序:首先,进行抛石吹沙填海;其次,引入港口和临港产业;再次,按照“城以港兴”要求,推进滨海新城建设。在淤泥质海岸建设滨海新城,目前有天津滨海新区、上海临港新片区、河北唐山曹妃甸新区、河北沧州渤海新区等案例,但真正能对通州湾建设目标具有参照意义的,只有上海临港新城(南汇新城)。与上海临港新城(南汇新城)相比,南通通州湾还局限于产业规划建设,远没有上升到产城融合发展的高度,没有真正体现现代城市概念。
(六)南通还没有真正成为创新创业城市
作为江苏乃至中国基础教育发达城市,南通每年均有超过1500人因高考录取而离开,而每年回乡的高校毕业生仅有高校录取人数10%左右,导致民间有顺口溜,“考取离开一火车、毕业回乡一卡车”。再加上南通下辖县市年轻人口大量流失,人口老龄化加剧,南通亟待成为创新创业城市,让大量南通籍人才回乡创新创业。
(七)“小马拉大车”局面亟待改变
南通下辖崇川、通州、海门三区和启东、如皋、海安、如东四县市,经济发展相对均衡,经济总量相差无几,各县市区均有自己主导产业。南通市区经济总量仅占全市经济总量51.1%,各县市经济主要与上海、苏南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等有较强技术经济联系,南通主城区经济实力薄弱,不足以对下辖县市起经济拉动作用。
亟待重构专业竞争优势
南通位于上海大都市圈北部,因长江阻隔,形成了相对独立区域。南通已由陆上交通末端变为上海大都市圈北翼水陆空交通枢纽。在上海大都市圈中,南通应在通州湾建设、产业发展、长三角一体化推进、都市圈构建等方面重构专业竞争优势。
(一)通过通州湾滨海新城建设,推动产业和人才引进
通州湾是南通真正成为沿海城市的标志,在通州湾建设方面,南通应借鉴上海临港新城(南汇新城)做法,以新城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人口/人才引进,以及对外开放。上海临港新城(南汇新城)作为洋山港的后方基地,引入上海仅有的两所海洋类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以滴水湖(芦潮湖)为核心,进行临港新城建设,同时引进临港产业(大型装备制造、航天、新能源汽车),建设自贸试验区上海临港新片区,现上海临港新城(南汇新城)成为了上海浦东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重视南通籍创新创业人才引进
受上海、苏南、浙江经济影响,南通人不缺外出打拼精神,南通人外出主要从事建筑行业,随着跨江通道建设和南通对外交通改善,南通发展思路应有大的改变:对南通人而言,要重新认识南通、评估南通,回乡创新创业机会已大于外出发展机会;对南通政府而言,应该创造好的发展环境,让外出创新创业人才主动回乡创新创业。
(三)重视跨江发展
南通要根据跨江通道规划建设,着重上海、苏南等地高科技产业引进,发展“桥头堡”经济。按照就近合作原则,建立启东——崇明——浦东、海门——太仓、通州——常熟、崇川——苏州城区、如皋——张家港跨江合作,在产业、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四)重构制造业发展优势
通州湾是上海大都市圈最后一块没有开发的“处女地”,上海大都市圈制造业发达,是全球最大制造业基地,需要各种各样的金属、化工基础材料,通州湾应该以大进大出的中间材料、大型装备制造为主业,重构南通制造业优势。各县市以已有的新兴产业为基础,推进产城融合建设,突出主业,推进人才公司孵化培育和招商引资,强化产业链建设,完善产业配套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尽快形成产业集群。
(五)启东撤市改区,做大南通市区
为真正把上海建成“北上海”,全面对接上海尤其浦东新区和崇明区,应该谋划把启东撤市为区:一是南通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标杆城市,在上海大都市圈北翼需要加强上海、江苏一体化合作,启东撤市为区,便于南通从全市角度考虑沪通对接;二是南通建设富有江海特色的海洋中心城市,最有利的区位在启东,启东位于黄海、东海和长江交界处,启东吕四渔港是中国四大渔港之一,启东最富有江海特色;三是启东撤市为区,有利于提升南通市区经济总量,扩大南通市区发展空间。
(六)规划建设南通都市圈
上海大都市圈犹如“俄罗斯套娃”,应该是“圈中有圈”、“圈中套圈”,建设南通都市圈有利于上海大都市圈发展和江苏城市建设。一是江苏规划建设了南京、苏锡常、徐州三个都市圈,浙江规划建设了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四个都市圈,浙江四个都市圈涵盖了浙江所有区域,江苏三个都市圈留下了空白,规划建设南通都市圈,把泰州、盐城划入,有利于泰州、盐城发展,使江苏进入都市圈发展阶段;二是泰州、盐城第一步进入南通都市圈,为未来进入上海大都市圈准备了条件,现泰州、盐城也可以作为上海大都市圈观察员身份参加上海大都市圈活动;三是随着北沿江规划建设和沿海高速铁路开通,南通都市圈规划建设有利于江苏北沿江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发展。
(作者为河海大学区域和城市高质量发展智库首席专家)
请点击添加到主屏幕